目前分類:TKB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嗯....該怎麼說呢,

謝謝你們陪我走過那低潮的時刻

也對不起你們因為我現在都沒有準時交稿

所以為了贖罪

我來好康大放送,

禮物有喬巴筆記本、紫水晶手環,你們要哪個

明天我也會帶你們有獎徵答的禮物(拖很久了...orz)

我.....要越過越好

順便預告一下,冬天如果有機會就一起去烏來泡溫泉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書名】 別再為小事抓狂-創造A+好人生

【出處】時報文化

【前言】
藉 由改變自己,來改變一生;我們常常會為一些事情煩惱不已,在當下可能想破了頭都無法解決,因而情緒低落,但是過了一陣子事過境遷後,我們會發現其實事情並 沒有如此嚴重,只是當時我們把它嚴重化;這本書就是教導我們如何面對難纏的人、事、物,也能讓自己的心靈依然保持平靜,順離度過難關。

浪費太多的精力在「為小事抓狂」,會忽略了生命的神奇與美妙

不要過度專注在生活的差錯上

重新評估哪些事人生真正值得優先處理的事

你永遠無法同時取悅所有人

想想別人每個人行為背後的意義,不要立即給予情緒

你越不需要像別人證明自己,內心就會越平靜

懂得尊重差異,你會更有同理心

懂得變通比堅持計畫更重要

付出但不求回報,因為期待回報反而會擾亂內心的安寧

盡力而為,就是正確的人生觀

常保持助人之心,用大愛來做小事

人生太順遂,我們反而沒機會可以真正成長

不需要研究負面的感覺,感受過就放它走

再困難的事,都會過去

不要讓別人的問題困擾自己


【結論】
一個人離開了這世界,這世界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你想要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都是掌握自己的手中,不過我相信大家都是想要過著開心的生活,要怎麼才能開心?就是拋棄不開心,就像前面所說的「在困難的事,都會過去」,也許當下我們會鑽牛角尖,但過了一段時間我們也會嘲笑自己當初是如此的無知;這本書其實沒有說什麼大道理,作者單純的只是想說這世界沒有我們所想那麼遭,轉個彎又是一條路,請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請為我們自己打造美好的人生旅程。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篇名】心煩嗎?善用「情緒抽屜」10種方法寵愛自己!

【出處】作者:吳若女、黃惠鈴  出處:天下雜誌網站

【前言】
這篇文章其實是寫給職場中的女性看,不過我認為裡面的方法是不管男女都能去學習,也學習如何讓自己放鬆。

曾有人提出「抽屜理論」,讓人把不同角色,放進不同抽屜。例如,進入辦公室,就打開專業的抽屜。回到家,就打開愛與溫柔的抽屜。打開這個,就關上那個,減少彼此的干擾。

在辦公室裡,打開專業的抽屜
別害怕難纏的同事,也別害怕外來的批評,有好些方法能幫助自己,在職場上更成熟與專業。

(一)深呼吸,善用「瞬間暫停」小技巧
工作時,有人對你大吼大叫。最忙時,事情還是不斷湧入,你覺得快失控…這時,不妨開始深呼吸,一次、兩次,讓空氣緩緩進入身體。
《生活,該適可而止》的作者岡得斯建議,有時候可善用「瞬間暫停」的技巧,控制自己快要炸出來的情緒。像是深呼吸、到茶水間走一下,或在洗手間待一會兒,都是讓心與靈魂休息的好機會。
除了這些小技巧,也可以在平常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防患於未然。「什麼事最讓你抓狂?」、「什麼時候工作壓力最大?」讓自己有心理準備,預做安排,減少失控的機會。

(二)和討厭的人也能愉快相處
我們都會害怕衝突,怕得罪人,所以碰到難相處的同事,多半不知如何是好。其實,有些方法讓自己愉快點。《憂慮》一書的作者哈羅威爾建議:
.和他(她)保持適當的距離。
.觀察別人是怎麼和他(她)相處?怎麼互動?但別太勉強自己。
.有機會和他一起喝杯咖啡,多點了解,找出這個人的好處,正面看待他。
.不妨將困擾告訴主管,請他居中協調。
.想一想,也許是你難相處。該自己做些調整。


別忘記,自己的抽屜
心理學家多鼓勵壓力大的現代人,要勇於了解自己的情緒,別忘了獨處時,適時打開自己的潘朵拉盒,了解自己的真實情緒,不再壓抑或隱瞞,隨時寫下來,把情緒收起來,當下不再受影響。


寵愛自己的10種方法
(一)有效利用時間管理
時間常常會不夠用,能善用分配時間做事,你的工作會更完美

(二)善用分擔來做事
一個人的力量不會比一個團隊的力量大,跟其他人分工搭配作業,你的工作速度會快十倍。

(三)健康的飲食
意謂你要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多喝水,適當補充維他命;少吃紅肉、少糖、少吃加工精緻食物、少吃飽和脂肪。另外,如果有抽菸,戒掉吧!

(四)運動
運動是對抗壓力的絕佳良方。當你覺得有壓力時,身體會釋放葡萄糖跟腎上腺素,藉由運動可幫助燃燒這些多餘的化學物質,所以你的身體可恢復常態。

(五)睡眠充足
最好能有足夠睡眠,不過,有時候你可能因為壓力太大而睡不好。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擾,試著睡前洗個熱水澡,避免臨睡前喝酒、抽菸或飽餐一頓等。

(六)解放壓力
不管再怎麼忙,別忘了好好疼愛自己。有些紓壓產品還挺好用的,例如電動按摩器可按摩背部、肩膀等,有些產品甚至有溫熱按摩效果。
把煩惱寫下來也是個好方法。拿起筆跟紙,花個20分鐘把你的困擾跟可能的解決方法寫下來。

(七)尋求協助
別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身上,你需要幫助時,別忘了向你的其他家人、親戚朋友等求援

(八)定期健康檢查
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有責任照顧好你的健康。就算再忙再累,如果生病千萬別硬撐,趕快求醫。

(九)自己的心靈園地
雖然諸事纏身,不過,獨處的時間或空間,能讓你暫時抽離煩躁。

(十)一顆正向思考的心
保持正向思考不容易,但對健康絕對有益。你可以試著找出會讓你覺得高興的事物,多開懷大笑,儘量避免會讓你沮喪的想法、行動。一旦發現自己掉進不好的情緒,適時踩煞車:停,不要再想下去。
開心過一天,難過也是過一天,何不饒了自己,多看好的一面,學會寵愛自己!也許你可以從每天說句讚美自己的話、說句感謝別人的話開始!

【結論】
大 部分的壓力,不是別人給予,而是自己所造成的,要如何去控制壓力紓解壓力,自身的思考方式就很重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但是如何把壓力及煩惱在對的位 置,將壓力轉為助力,讓自己變得更進步,是我們都需要思考的題目;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正向思考,讓自己有個美好的一天,如此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創造美好明天的夜間習慣

【出處】商周出版 佐藤傳

【前言】
珍惜夜晚,迎向嶄新的一天;「過了三十歲,剩下的只有習慣」這是西方的一句名言,習慣等於你自身的姿態,改變習慣也就等於改變你的命運,人生也會跟著改變,想改變生活的人,就從你的習慣開始下手吧。

為明天做準備,消除不安
確認明天的行程,衛明天做準備,我們常常都認為明天的事情明天再做確認,但卻在起床後忘的一乾二淨,因此請為明天做準備,讓自己不再慌張,安穩的入睡。
愛家是大多數成功者的特質
下班直奔回家,能充分擁有自己的時間,就能好好為明天做完善的準備,做足準備成功就會在自己手中。
讓房間的地板清晰可見
乾淨的房間,自然會讓人想待在裡面,而不是一直往外面跑;跑去客廳看電視,忽略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然也無法讓自己變為有效率的人。
營造身心放鬆的空間
擁有自己放鬆的場所是很重要的;電源一直開著的機器容易故障,人也一樣,所以回到家找一個能放鬆的地方,讓自己好好補充明天的活力。
橘黃光,癒療人心
溫暖的燈光會使有人放鬆的感覺,輕易的讓我們能進入休息的狀態,現在就試試看。
將自己喜愛的顏色帶入房間
決定一個象徵自己的顏色,用它佈置你的房間,會感到無比興奮及有趣;擁有自己的顏色,也會越來越喜歡自己。
換衣服,也換「氣」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除去上班的裝扮,讓自己轉換一個心境,好好的放鬆。
浸泡在浴缸中,暖和下半身
泡澡,主要的目的還是要放鬆自己,經過了一天的工作,身體都是緊繃狀態,放一缸水,讓自己浸泡在裡面是多麼舒服及享受的事情。
聞聞薰衣草的香氣
薰衣草能緩和人的緊張情緒,讓你緊繃一天的壓力都除去,充滿面對明天的活力。
在床邊放置記事本及筆
有時我們會在床邊突然想到事情或一個想法,卻沒有記下來,過了一晚就會消失無蹤,也上師了許多機會,因此為自己準備一支筆跟記事本在床邊吧。
觸感舒服的寢具幫忙入睡
人有所謂的五感,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對於重視觸覺,也就是身體感覺的安眠最具效果。人在一個舒服的環境中,就會顯現幸福的感覺。
睡前聆聽自然的音樂
在睡覺前聆聽一些自然的聲音,想像自己在那當中優遊,這會讓你不知不覺入睡,也可以鬆自己不會受到一天壓力的影響。
感謝今日與你相遇的人
人生常被喻為旅行,在這途中我們會碰到許多不同的人,共同演出一段小短劇後互相道別。不管是碰到喜歡的人、討厭的人都要跟他們說聲謝謝,陪你走了這衣小段路程,這也是為自己畫上一天結束的句點。

【結論】
這 本書其實都在說晚間我們要懂得放鬆,不要讓自己一直處於緊繃狀態,這樣不但會讓自己彈性疲乏,到了明天還在背負著昨天的壓力;有句廣說的好:不要讓今天的 過勞,成為明日的負擔;所以晚上是我們自己放鬆的時間,如何去運用見仁見智,因為每個人放鬆的方式都不一樣,上面只是提供一些小意見,只要可以好好放鬆補 充活力,能面對明天的挑戰就是好方法。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篇名】持續的力量

【出處】 經濟日報 2009/04/15 作者:丁菱娟

【前言】
每個人成功的定義都不同,對她來說她還在奮鬥的階段,因此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成功,但在別人的眼中她到達了一個他們想要的境界,所以很多人很想知道為什麼她可以到達這裡。

年輕時她的功課不出色,總是忙自己課外的事物,導致教授們對她的印象也不特別,但她只換過兩個工作,而這兩個工作都跟她的興趣-傳播企劃有關,既然聰明不是她勝出的原因,那像跑馬拉松般持續的力量,就是讓她走到這裡的重要原因。
這種力量潛移默化的結果,在近幾年來愈來愈發展成她整體專業的一部分,分不清楚是從知識還是經驗得來的,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遇到客戶任何的疑難雜症,總能冷靜地釐出一個方向,一步一步解決,不似年輕時那麼慌張心虛。

這些其實都是累積與持續的力量所致。
20多年來,處理過的案例多了,各式各樣的問題自然就已經碰過,因此不再陌生、不再害怕,信心自然增加,就像開過十次刀的醫生跟開過100次刀的醫生,臨床經驗一定不一樣。
俗語說:「戲棚下站久了,位置就是你的。」其實多少有一點道理,只怕大部分的年輕人怕等、怕站。沒耐性的人總是遇到困境就逃避或跳槽,缺乏堅持的力量。
她本身也當管理者很久,有任何機會出缺,她總是會先檢視身邊的幹部及員工,而那些堅持待在公司、貢獻度高的員工,總是她第一個考量的對象。

持續的力量總會累積出數量上的價值及專業上的價值
曾經問過一個老師傅,他怎麼能將一道複雜的菜做得這麼精準,每次味道都分毫不差?他說,同一道菜做了十 年,演練過幾百次,閉上眼睛都知道要怎麼做。
十年、上百次的演練,這就是成就數量上與專業上的價值的關鍵因素,也就是她所謂的「持續的力量」。
不要覺得待在一家公司是很笨的行為,龜兔賽跑的故事總是應驗在走大道和捷徑的兩種人身上,前者初期可能薪水、升遷落後,但是一旦累積出一定的時間與能量後,他的持續力就像龜兔的烏龜一樣,終究會勝過看似聰明的兔子。

【結論】
這一篇其實是我要對自己的信心喊話,我現在的工作不是我所學能力可以發揮的地方,在工作的這段時間,我犯了很多錯但也學到很多,特別是在認識貴寶石方面;但我還是會很害怕事情做不好,因為我沒有那些經驗,所以做很多事都是畏畏縮縮,卻導致有更多的問題發生
,也會有不適合自己的想法出現,不過我相信堅持下去一定能度過目前的難關,只是現在還需要多一點信心;也給大家一些鼓勵,如果現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請繼續加油朝自己的夢想前進吧。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篇名】 父母不是最好的老師 中產都會家庭的教養困境

【出處】 天下雜誌 419期 2009/04

【前言】
一顆握在手心的種子不會長大,一顆被丟到土裡,承受日曬雨淋的種子卻會發芽。台灣少子化一年比一年嚴重,得到太多關愛的孩子,因為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同時間,台灣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卻也在增加中,與父母鮮少相處的孩子沒人管,也沒有方向。

每個家庭像座孤島
已經有不少都會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自身的教養困境。在家庭單位原子化,每個家庭像座孤島、雙薪家庭更顯得勢單力薄的父母們,已開始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的環境正大幅改變。家庭型態變化太快,支持系統的減少,都讓父母、單親爸媽、阿公阿嬤的教養變得艱難。

台灣的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多少?
近 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親子間常剩下行禮如儀的問候、不清楚彼此生活的細節。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 壓得喘不過氣來。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父母」,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主 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兩項困擾,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少子化加上 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 律,也延遲成長。原子化的家庭無法提供好的陪伴、難以建立好典範,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

教養責任大量外包
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
幼兒到高中,父母多半仰賴學校、課輔、寄宿、補習班、才藝班重複的智能操練,體能與人格鍛鍊較少。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根據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
兩 年前,《天下雜誌》揭開台灣的「直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現象,描繪有能力的中產或富有階級父母,像是掛上螺旋槳不停盤旋在孩子上方。他們透過無所不在的能力和網絡,從小就為孩子累積比賽成果, 做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憑證。從交友、興趣,到志願的選擇,都由父母強力介入。
把一生奉獻給原民部落,在蘭嶼和台東部落擔任校長的鄭漢文就深刻反省原漢價值的差異,「孩子成長過程不能只有能力的給予。」他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人的烘托,但現代父母太強調孩子要靠自己生活、與他人競爭,卻忘了要學會尊重、學會秩序、學會讓步、懂得彈性與伸縮。

教養協助正流行
不少孤單的父母或原子化家庭,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其中,有幾個重要趨勢。

趨勢一:現代的同村共養,建立家庭聯盟。(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好 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台灣過去的農村、眷村原本就提供群體生活、多種典範的環境。冰冷的都市中產家庭或許無法複製農村或部落的環境,但重 建社群不是不可及的夢想,這種多元社群的確為親子關係帶來正面動能。除了母親找到讓自己可以「喘息的家庭」幫忙外,不同的家庭環境可做為教養的參考點,對 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多元的情境與範例幫助父母內觀自省。像當母親看到其他母親三歲就讓孩子獨立睡覺、吃飯,就會克制幫自己小孩動手做的念頭。

趨勢二:易子而教,多元的學習典範。
這概念源自《孟子》〈離婁〉篇,認為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不傷感情又有效。
這幾年,在新竹縣市,有一群高學歷的竹科、工研院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父母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子女,子女也更懂得珍惜父母無私的愛。

趨勢三:透過志工活動、生活的經營、大自然的相處與孩子對話。
家 不是硬體的房子而已,而是有溫馨、記憶感的「家」。鄭漢文提醒,教育是全時、全程的。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有真實情感的流 動,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已開始規劃與孩子的活動與相處:把自己工作的環境、交友圈介紹給孩子、帶著小孩參加志工 服務。透過不同的家庭、社群、社會、自然的互動,孩子學會紀律,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

只有最謙卑的父母才能看到下一代獨特的美,也只有謙卑的父母會認知自我的侷限,知道給予能力外,還要為他們引進能量與典範,學習生命的智慧。

【結論】
最 近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跟很多人聊到有關教育的話題,也體認到現今的台灣教育有很大的問題,不過我一個人沒有強大的力量去改變,所以藉由部落格傳達給大家知 道,我們的教育是要再進一步的改變;家長的家庭教育會反映出孩子的個性,這是百年不變得定律;現在的家長就因為寵孩子,讓他們成為問題學生,而老師們卻無 力改變這現狀,到未來這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結果會如何呢?最後在此也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說聲加油。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呼叫幸福的晨間習慣

【出處】佐藤傳著、賴又萁譯 商周出版

【前言】
最近我又改變了自己的一項習慣,就是早起;從小學到高中我都是早早到校,有時是寫一些昨天未完成的功課,有時是準備考試,這樣的生活續到大學;大學,只能說是一個墮落的時代,我破壞了好幾年的習慣,把自己生活搞的亂七八糟;現在我又要回到以前的習慣,早起,也要培養幸福的晨間習慣。

重視早上獨處的時間
早晨的安靜,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思考這一天的規劃,不必受到太多的壓力,讓我們可以平心靜氣地已自我的夢想、人生的理想為出發點,迎接一個新的開始。

在早晨說出夢想
光是在腦中想著夢想,不如將夢想文字化,若能朗讀文字化的夢想那更棒 ;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你的夢想,讓自己朝著夢想的方向去前進。

聽音樂,提高免疫力
音樂可以使人放鬆,而最好的音樂就是大自然的聲音,所以就由和諧的音樂帶領你一日的開始吧。

在陽光下的早晨,挖掘真實的自我
夜晚因為天黑的緣故,我們常會陷入負面思考,身心也因為一整天的活動而疲憊不堪,即使試著將煩惱寫下,煩惱也只是不斷的擴大,我們很難想出解決方式。
如果在早晨,有了陽光我們易於正面的思考,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夢想、人生的理想;這時我們把昨天所發生的事件跟今天的計畫一同寫下,讓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目標及解決事情的方式。

不靠鬧鐘起床
聽到鬧鐘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驚嚇,這被人家怒罵的心痛或是被客戶抱怨時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請用你喜愛的音樂叫你起床,愉快的心情為今天開啟序幕。

插一朵花在你的桌面上
當你想插一朵花在桌面上時,你的桌面當然要乾淨才能凸顯出有花的氣氛,桌面乾淨心情當然也會好起來,最後工作及人際關係都能順利圓滿。

確認日程表
我們常常會做出不知道這時間要做什麼事情的情況,所以訂出的日程表確認自己的工作內容,讓工作更快更有效率。

檢查隨身物品,不忘東忘西
不只是一天的行程,要攜帶的物品也是很重要;如果再腦中想著「還忘了帶什麼」容易造成壓力,也會導致有所遺漏,所以請列出一張清單幫助自己記憶,也能迅速確認減少思考時間。

照鏡微笑,招喚幸運
每天早上刷牙洗臉完後,請給自己一個微笑;人們對於自己所看見的最後一個表情,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表情會左右你的命運,每天在潛意識中下微笑的種子,現實生活也會發生讓你笑容以對的事情。

【結論】
晨間習慣對生活真的很重要,因為這是一天的開始,你想要如何生活,想有準備面對一整天的挑戰,還是急忙手足無措的面對,一切決定權都在我們自己;一起來 in the morning 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有規劃。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病了,這是我最近一直有的想法;原因在哪,其實我也不知道,跟從前的農村生活比較,現代的資本主義生活變得好詭異,人們所追求的是什麼,那種樸實的社會是不是要在照片中才能見到,其實我現在就是這資本主義的一份子,人生就是只有賺錢,別人死活與我何干;錢會捐,卻只是求心安,這是我在網路一個聚會中體認到的捐錢意義,錢捐到哪去、用在哪裡,有誰在乎過,沒有;不過很高興這世界在變,會不會變更好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會更好。

ps:感覺結論好像離題了,但我要為我的心得做辯解,因為世界經濟的變動,連帶的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所以當世界要向左走時,我們的生活是否有會走到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篇名】世界向左走 新財富在哪裡

【出處】商業周刊 第1112期

【前言】
一場演說,帶領世界向左走 也是未來財富重新分配的藏寶圖,揭示了未來十年全球規則變化的方向。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正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革,將主導未來十年世界財富的重新洗牌。
所謂的「」,是代表左與右的政治光譜,是指社會主義,主張計畫經濟,政府主導資源分配右,是資本主義,主張市場自由,政府越小越美。 左,重視「分配」甚於「效率」,也就是「社會公平」優先於「市場效率」。而對比過去三十年,效率至上、自由競爭的顯學,則是相對「右」端的路線。

為什麼說世界將向左走?

趨勢一:大政府來了! 祭出超級預算案振興經濟
歐巴馬演講中的經濟振興方案創下兩個「之最」:一、預算金額最高,達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七兆元);二、形成的赤字最高,二○○九財政年度,美國預計將創下第二次大戰以來最高赤字一兆七千五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兆元)。
未來,將和過去三十年的世界截然不同,當時從美國的雷根政府,到英國的佘契爾政府,「小政府」、「自由競爭市場」當道,各項管制一一被解除,世界往「右」走。
當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最自由的國家,全力向「左」走時,大政府也將成為全球主流思維。這,將改變市場遊戲規則。

趨勢二:公平分配勝於成長 創造工作機會;提高富人稅負
過 去,對個人、企業而言,往「右」端(市場競爭)跑的越快者,就越容易進入贏者圈,因此,富者越富。但過去的世界,則認為貧者「不具競爭力」,應該被「適者 生存」的社會所淘汰。一場財富重新分配已經展開,而且是往世界的左端走!甚至有人給歐巴馬扣上蘇聯領導人列寧等人的名號,攻擊他讓美國變成了「美利堅社會 主義共和國」(USSA,與蘇維埃共和國的縮寫USSR只差一個字母)。

趨勢三:改革金融監督系統 制定嚴厲規則,嚴懲投機取巧
更 值得觀察的是,金融大國美國,在連續注資拯救問題金融機構後,勢必要面臨「銀行國有化」問題,將如何改寫全球金融業的面貌?市場擔心,美國去年至今超過四 十家銀行倒閉,花旗銀行「準國有化」不會是最後一例。政府老大當家、沒效率、必須負擔政策責任、無法追求企業最大利潤……,這些後果,讓華爾街很擔心。尤 其歐巴馬對華爾街肥貓宣戰,更讓投資機構不看好金融股長遠的前景。

趨勢四:產業結構調整 新能源開發、醫療等商機興起
二 ○○一年布希政府拒簽「京都議定書」的態度,歐巴馬對環保的態度明顯友善,這也是相對「左」端的主張,重視環保和永續,不再一味追求市場無限制的成長。競 選時歐巴馬也主張,為了減少進口石油依賴,全力投入再生能源,目標是希望能在十年內達到完全取代自中東以及委內瑞拉進口石油的產能。這些具體的目標,如果 成功,一方面將提供商機、提供就業,另一方面也將大幅改造現有的產業樣貌。

趨勢五:貿易保護主義再起 區域經濟抬頭,不利台灣外銷
全球目前有七大主要貿易自由區,台灣都不在內,而東協加大陸的自由貿易區將於明年啟動,日本、南韓有加入趨勢,美國卻排除在外,區域經濟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台灣過去單邊過於仰賴外銷美國的結構,將出現問題。
劉 必榮說,金融海嘯之前的舊世界是,「美國是市場,中國是工廠,印度是辦公室,沙烏地阿拉伯是加油站,巴西是糧倉,」但如果市場不存在了,或是變小、分散 了,台灣怎麼因應?因此,台灣的產業結構必須進行大調整。前立法委員沈富雄也建議台灣應該改採「雙氣球理論」,以前台灣手中只握有美國一顆「氣球」,但現 在,我們必須將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視為另外一顆氣球,成為「雙氣球」,分散風險。金融海嘯後,人們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病。思維丕變,美國向左走,揭開全球化 反撲序幕。重返基本價值觀,保守、謹慎、社會公平、責任,這些將形塑未來的世界樣貌,人們也將重拾希望與勇氣。

【結論】
世界向左 走,對我們會有多大的影響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台灣要如何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真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思考及動作,現在的我們到底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還是只 能跟隨著潮流走,其實台灣有很多政策都比美國好,只是因為政客操弄搞的大家一個頭兩個大,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經濟能不被左右;台灣,加油。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篇名】台灣是第4名的孩子

【出處】商業周刊 第1109期 撰文者:劉佩修

【前言】
為什麼數學分數全球第一、科學分數全球第四的台灣學生,信心度排名卻是倒數?這問題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過,但至今台灣的學生還是處在一樣的環境下,我們的教育改革真的成功嗎?

在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二○○ 六年對全球十五歲學生進行學科與相關能力測驗(PISA)中,台灣學生出現奇妙的現象:數學測驗分數,全球第一名;科學分數全球第四名。但當被問到自我評 價時台灣的學生卻倒數第四名,不僅如此,其他相關的信心度問題測試,台灣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全球都呈現倒數第四、第三名!而美國的學生卻是完全相反,他們的 信心排名遠高於考試排名。最好的是芬蘭和加拿大在信心排名及考試排名是兩方面都高,顯示出這兩國的學生學科能力不錯,且擁有正確學習態度和自信。

解讀:學習動機較低 影響探索世界動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台 灣孩子的「第四名現象」,它究竟該如何解讀?學科能力好,自信不足的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影響?OECD教育部指標與分析處總監史萊克(Andreas Schleicher)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提及,「學科測試程度高,但學習動機及自信心低,」影響的是將來學生探索世界的動力。
史萊克指出: 世界各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況,就拿美國學生來說,儘管他們的成績中等,但他們卻有很強的自我信念(self-concept)和自信,而且解決問題的動 機也足夠;而台灣的學生,他們的學科測驗成績相當高,但是學習動機和態度卻是相對低的。學生必須要願意運用(mobilize)知識,才能將知識的效益顯 現出來,這其中牽涉到動機、態度。「若是對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會的問題,也相信自己能透過詢問或找資料來解決,認為自己能突破困境,這是一種持續學習能力,這樣的人就能夠不斷邁向成功。」

現象:家長期許過高 孩子沒輸在起跑點,卻累死在起跑點
在 台灣,平均每四個小學生,就有一個覺得上學壓力大,而有將近一半(四四.三%)的受訪小學生擔心上課時被老師問問題。上課問問題是一種師生正常互動的方 式,而學生擔心被老師問問題,反映出小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許多孩子還沒開始探索世界,就在成績壓力下,從心理敗下陣來。台灣「第四名的孩子」 現象,反映出家長的態度,是警訊,也是省思。「凡是學習,一定有痛苦。」是許多家長的刻板觀念。「業精於勤、荒於嬉」更像魔咒般,深植在華人的教育思想中;很多家長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綁架了,但很多孩子可能因為這句話『累死在起跑點上』。

對策:倡導自主學習 快樂學習,成就感增學習意願
學習不一定要是痛苦;知識不一定得用分數丈量。
美 國教育名家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在一場美國教育高峰會上,提到他的觀察: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越能按著自我的速度與興趣,快樂學的他們想的東西,其「自主學習」的動機 與能力就越強。而自主學習能力強的人,當進入社會後,適應力與突破困難的能力都比較高,也相對容易帶來較高的成就。如果孩子贏了學業分數,卻輸掉了學習的 快樂,用另一位教育專家的富樂(Nancy Fuller)的話說 ,這是「為追求短期的成績,犧牲了孩子的長期競爭力」

發現:特色小學正熱 教學超越分數主義,人人念得起
「受 過去教育的老師,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社會。」這是目前的教育形態。許多老師午夜夢迴,也不免問自己:「現在我教的,真是孩子未來需要的嗎?」。而 現在某些公立小學,開始發揮他們自己的教學理念與特色,他們不把分數當成評斷學習的唯一標準,也不把教科書當成唯一的知識。在他們的努力下,學生開始有快 樂主動學習的能力。

*為何台灣特色小學越來越多?
1.少子化、2.課程鬆綁、3.社會觀念改變,家長對實驗性、創新課程接受度漸高,這是台灣特色小學開始崛起的三大原因。

*7大要點 選出適合小孩的學校
或許有家長會問:哪所小學最好?我該如何選學校?
這沒有標準答案。就如直潭國小前家長會長所說:「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家長應先觀察孩子的性格、興趣、能力與極限,為孩子挑選「適合」、而非大家認為「最好」的小學。
《啟動孩子的學習Power》一書中,歸納出選擇小學的七大要點如下:
一、注意課桌椅排列方式。如果是整齊排列、通通面向老師,意味凡事由老師指導。如果一組一組,代表孩子一起合作、合力學習。
二、環境是否令人愉快?
三、成果展示內容是否單一?
四、教室裡是否有動手實作的素材?
五、孩子是否方便取用學習素材?
六、學習活動是否主動,還是只有「跟著做」?教室裡有低聲討論、或熱切發表的聲音嗎?
七、老師是唱獨腳戲,還是和學生一來一往討論

【結論】
雖 然脫離了教育這塊園地,但我還是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討論這些問題,「什麼才是對學生好?」以前的教育我們都走過,但我們在拼命得高分時,有獲得到什麼嗎?在 東引當兵時,我也曾去那邊的國中小幫忙,雖然他們的成績不能跟都市的學生比,但是他們所學的知識比都市小孩還要好;過了那麼久,我還是很羨慕那邊的學生可 以划船、認識植物,他們對自己的故鄉有很多的認識;成績雖然重要,卻不是必要,就算一個人讀到博士,但卻沒有在世界生存的知識,那他能在這世界立足嗎?給 各位老師及未來的家長好好思考吧。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篇名】 快樂的15個習慣

【出處】 天下雜誌 414期

【前言】
我們每一個人活在這世上都想要身心要快樂健康,但生活習慣的養成很重要。許多人喜歡在新年給自己未來的期許,譬如說要減肥,這只是想到自己不美好的一面,而要把它去除掉,其實都是給自己負面的能量,但重要的是要給自己正面的能量。


活力充沛又樂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驕傲的健康祕訣,就是他的好習慣。這些歷經九十年所培養、持續不斷的好習慣,時至今日,仍是他的無價之寶。
這些寶物包括了以下十五個習慣:

習慣1:心中永保愛
日野原之所以充滿活力,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愛存在於心中。他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習慣2: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 野原也相信,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養成 對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種必須要培養的新習慣。用這樣柔軟的思考方式試著重組我們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覺到從明天開始的每一日,更為光輝、明 亮。

習慣3:挑戰新事物
如果在年輕 時就養成挑戰新事物的習慣,發覺自身才華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那麼,一生中就可以看見無數次繁花盛開的瑰麗風景。日野原說,若想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就要試 著對某種事物保持高度的關心。而且,還要試著去挑戰看看。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情,老不老一點都無妨,就讓向前行的勇氣,好好地發揮能量。

習慣4:鍛鍊自己的專注力
日野原強調,一個人有專注力,看起來就會非常朝氣蓬勃,但如果缺乏專注力,什麼事都無法順利進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棄,」日野原說。培養專注力,需要某種程度的訓練才行。也就是說,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習慣5:向心目中的典範學習
人生要如何規劃才好?日野原建議,如果實在無從下手,先尋覓一個你心生欽羨的典範也是個好主意。

習慣6: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國,經常看到外國人有體諒他人心情的習慣。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讓自己寧靜下來,細細體會。多接近大自然,可以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更敏銳。專研園藝治療的台大園藝系教授張俊彥指出,美國有所謂的園藝治療師,種植花草,可以舒緩腦波內的緊張度,並且有助恢復注意力及疲勞。

習慣7:珍惜有緣相逢的所有人、事、物
日野原說,如果你自己架設好一組品質優良的天線與接收器,你就更有機會遇見美好的事物。

習慣8:比八分飽在少一些
日野原維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對體重的控制。有的靠飲食控制,維持適當的體重,有的則靠規律的運動。但他建議偶爾有宴席時,對美食也不用過於敏感,多吃一點,過幾天再少吃一點,讓多出的一、兩公斤體重降下來就可以了。

習慣10:能走路就走路
同時與飲食生活的混亂共存的,常常是運動不足的問題。但是,對每天忙亂過日子的現代人而言,要額外找到運動時間,實在是難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醫院裡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不坐電梯,走樓梯;搭捷運時,也盡量走樓梯,不搭手扶梯。

習慣11:與更多同好享受運動時光
找同好一起去運動,也是必須培養的快樂生活好習慣。即時找不到人一起去運動,只要每天規律地去運動,自然就會碰到一些運動同好。

習慣12:發現更多樂趣
健康與否,就看自己夠不夠朝氣蓬勃,而夠不夠有活力,也全靠心情決定。日野原建議,就算面對累死人的工作,也不應該長吁短嘆、以為時運不濟,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後的成就感。並且,一邊以正面思考來鼓勵自己,一邊務實地動手完成,積極進取地挑戰難關。

習慣13:調節壓力
沈重的壓力必須明快地紓解及調整。紓解壓力的一個方法是,不要讓憂慮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積。若生存於無菌般、毫無壓力的環境,身體上、心靈上也終會產生病狀。

習慣14:反身自省,要求自己(責任總是在我)
建立明朗、樂觀的生活方式,設立人生的願景,隨時掌握住屬於自己的青鳥,必須常常反求自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也就是說,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往那個方向,掌握時間,充實自己、準備好自己。「人生快樂之道在多元,重點是當自己有困擾時,就要變,用原來的方法讓你不快樂,就不要用原來的方法,」曾端真說。

習慣15:不要盲目、非理性地方遷就於習慣
不管是藉由寫日記、寫年記的方式,或是經過禱告、內觀,萬一你發現到今天為止走的是錯誤的道路,只要換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可。

【結論】
正如同日野原在書中所說的:
「禽鳥的飛行姿勢無法改變,動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勢難以調整,但是,人類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日復一日、重複千百回的行動,形成新的習慣。選擇新習慣與否,靠的是人類的意志。人類有選擇的自由,經由意志力與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要快樂其實最主要的是改變自己,當我們碰到任何事情不要用負面的能量去面對,而要用正面能量去抗衡,這樣我們才會越活越快樂;不是不能氣餒,是氣餒後我們要更積極更樂觀的態度去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讓我們一起活出快樂的人生吧。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篇名】 極地冒險重新定義人生-天涯壯遊挑戰自我極限
【出處】能力雜誌第631期

【前言】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是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很多期待的終點。 對你來說,「環遊世界」是否只是脫口說出的一句話,這夢想從未在你生命裡真正地發生過?


環 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 然而真正能夠實現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不奇怪:沒時間、沒錢、沒體力、沒健康……,當夢想著環遊世界的人離開塵世時,世界,還在遠方等待著你。最大的問題 終究是,環遊世界只是放在嘴上說說,不會在你生命裡真的發生,不會啟動你心中實踐夢想的「自動執行程式」。有句話這麼說:「你的心在哪裡,人就會到那 裡。」心中若是沒有一幅瑰麗莊嚴教堂的清晰藍圖,你就不會親手砌下第一塊磚。
實踐夢想靠的是有計畫的步驟與做法:
步驟一:先寫下7大洲中幾個最想去的國家或地方,為何想去?目的為何?想得越清楚,動機越強烈。
步 驟二:將所列國家按自己最喜歡的順序排列組合,推算依當時年齡及工作最需要什麼能力,並思考、查詢要去的旅遊行程,是否可學習或見識到與自己相關的領域。 如此一來,除實現出國夢想外,也有附帶價值如:獨立自主、增進語言能力、廣泛交友、國際觀、了解不同文化、探索自我內心。
「人生能夠美好,決定在你是否過得開心踏實,是否有去實現偉大的計畫和遙不可及的夢想。就算過程會很辛苦,但只要是你最渴望的,就去做吧!這樣,對自己的一生才有個交代!」 這是黃千碩最切身的體驗。
如果生命像一本書,這本書可以是輕鬆小品,也可以雋永深長,端看你如何運筆,如何書寫。而在南極的故事,無疑是最波瀾壯闊的一章。

夢想實踐Step By Step
1.運用曼陀羅思考法,挖掘自己內心的夢想並持續想像。
2.定下量化的目標,寫下來貼在床頭與門上,每天看並想像已完成時的感動。
3.查詢出實現目標須具備的條件、能力、資源。
4.進行SWOT分析,與第3點對照,了解自己的優劣勢。
5.使用Mind Map,加強弱勢,擬出解決方案後,再細分成可被執行的計畫。
6.學習相關知識,包含:閱讀、聽演講、補習進修,請教該領域的達人。
7.立即行動、樂觀其成、凡事感恩。

環遊世界TIPS
1.計畫要去的國家及地區。
2.閱讀並做筆記:記錄該國家及城市的文化、語言、飲食、禁忌、電壓、貨幣、想看的景點。
3.了解航班路線。
4.飛行時間(含轉機)+共要去幾個城市(交通時間)+各停留天數=來回總天數。
5.估計預算及總支出(交通+食宿+購物+預備金)。
6.訂機位、辦護照、辦簽證、訂飯店、預購其他交通工具。
7.辦理國際駕照、國際青年證(26歲以下)、國際學生證、國際電話卡、國際青年之家住宿會員卡、信用卡。
8.體檢、買保險。
9結匯、買旅行支票。
10.整理行李,將所有重要 資料影印3份,一份給 家人,隨身行李、托運 行李各一份。
11.出發囉!
12.挑選下一個地點及實踐計畫 。

【結論】
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從未實現想要環遊世界的夢想,之前我也有看過商周的壯遊,他讓我了解我們還是需要世界的眼光,但要如何培養世界眼光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其實我很羨慕那些想去世界各國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會有勇氣跨出那一步,或是由TKB帶我出去闖闖好了。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篇名】傑出企管顧問師之培育與企業診斷技法之運用

【出處】能力雜誌第601期

【前言】在台灣企管顧問師至今尚未得到具公信力機構的認證,使得企管顧問師的頭銜常被濫用,導致企管顧問師的素質良莠不齊,因此也造成企管顧問師的價值難被企業界所肯定。若想從事企管顧問行業,必須在企業診斷與輔導的「方法論」與「知識論」上全力投入。
其顧問認證最重要的項目,受推「品德倫理」(Code of Ethics)。知識論概分為「知識主體內涵」(Body of Knowledge)「能力框架」(Competency Framework)兩個部分,依不同行業同之「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顧問師除了必須面對企業機能管理功能上有所專精外,如何就各產業領域知識增強了解,更決定了顧問師自身的成就及造化。

【企業顧問師的育成】
一位首席顧問師的養成,必須經歷實習顧問、初級顧問及資深顧問等階段的歷練及育成,實習顧問師一般需時三年,期間學習「企業診斷技術與方法」,也要鍛鍊「開會、面談、訪視等溝通技巧」。
初 級顧問則是增強顧問師的「訓練方式」、「研究方法」、「諮詢顧問方法」等,在企業診斷及輔導領域的知識中,更須著重於一般管理、公司策略規劃、生產與競爭 維持、商業流程再造、全員生產力管理、全品質管理、團體激勵訓練、組織價值與企業文化塑造、組織全面績效評量等管理機能。
資深顧問則是最好擁有海外企業診斷與輔導經驗,在策略中加入全面品質管理與資訊系統,全球供應鏈與側略管理、科技研發管理、新商業模式等。

【企業診斷技法的運用】
在分析與診斷階段,常用的方法分為經驗法、標竿比較法專門知識法等。一般來說顧問師會已長年在企業從事經驗管理工作所累積的診斷經驗為基礎的經驗依據,搭配產業龍頭各項經營管理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為基礎的標竿比較法,
兩者交互應用可適用於經營管理功能所有領域的診斷;而且在診斷中加入企業診斷項目表(Checklist),除了能提昇診斷效率,也可避免診斷遺漏現象。
有關企業經營基礎中經營策略的診斷可以用專門的知識法,像大家熟悉的「SWOT分析」BCG矩陣分析以及價值鏈分析等方法;而企業經營環境的診斷也可用麥克‧波特的五力分析
在企業診斷後,針對企業問題點提出解決方案評估,一般使用傳統數量分析(財務分析法邊際分法統計分析法)。例如:採購管理問題,可以用傳統統計分析中的固定批量法(Fixed Order Quantity)、經濟批量法(Economic order Quantity)等。

【結論】
如何讓一個企業永續經營,就是不斷的進步,也許公司初期會有很多問題,當然就要用企業診斷來察覺問題然後加以改進,不過發掘問題不一定只有企管顧問師能做,我想公司裡的資深員工更能了解公司內部問題,也對問題改善有一套想法,雖然不是最好,但也是有參考的價值。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別再為小事抓狂2-別怕賺不到錢

【出處】時報文化

【前言】
我們有多常會為了小錢發脾氣,或是花了錢而後悔,金錢是不是影響著你的快樂呢?有多少人常常在煩惱著錢不夠,可是當你擁有一定程度的錢,是否就會比較快樂,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你會擔心如何守住你的錢財,懷疑其他人是因為錢而接近你,這樣的生活有比較快樂嗎?
現在你可以學習用更豁達的心態來面對金錢;你若能這麼做,你的整個人生將變得更輕鬆和諧;而當其他人在享有的任何成功,都是因為他們去除了憂慮,絕不是因為擔憂的緣故。當你不為錢斤斤計較,你就可以將經歷用在更有建設性的地方,去做一些能帶給你快樂的事。

【富足人生從現在開始】
每一旅程,不論多遠,總是從腳下得第一小步開始的,但是你一定得踏出第一步,才有機會一步步巷目標邁進。不要害怕改變,更別擔心付出,所有順隨你的真心所做的改變與付出,都將啟動一股新的能量,透過循環不斷的流動,你將獲得意想不到的回饋與財富。
  • 成功秘訣聽起來很簡單,因為本來就很簡單,只要開始就行了
  • 付出本身就是回報。
  • 態度超然可以讓心境自在。
  • 不讓焦慮蔓延,會比播散焦慮,對事情更有幫助。
  • 先酬謝自己,再支付別人!
  • 正面處理問題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先讓腦袋淨空。
  • 心胸開闊會為工作帶來更多喜悅,也才能開啟一道更富裕的大門。
  • 雇用好幫手是成功的關鍵。
  • 當你傾聽內心的聲音時,道路就會自然浮現。
  • 去和贏家為朋友,想成功,就直接攻頂。
  • 每天多花二三個小時在你真正喜愛且真正行的事上。
  • 做你愛做的事,財富自然會滾滾而來。
  • 保有一顆體貼、和善、慷慨的心,你才算真正的有所收穫。
  • 拋開恐懼,拿出勇氣來改變。
  • 確保你的時間都花在創造生活中的成功及富裕的關鍵上。
  • 由衷的感激別人,你會得到更多援手。

【牢記你想要的】
牢記自己希望得到的一切,在心中注入成功的想法,善用反省與安靜的力量,聆聽內心智慧的指引,讓富裕有關的一切自動送上門來。
  • 反省讓我們察覺自己所設下的限制,以及我們思考中的某些盲點。
  • 錯誤都有誘發人們成長的潛力;每個問題也都有他自己的解答。
  • 當你向人求助時,是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感覺到有人需要他們。
  • 當負面念頭浮上心頭時,請輕輕的打發他。
  • 不要浪費你的精力去做每件事。
  • 不論你從事哪一行,第一步都是消除擋住去路的恐懼或憂慮。
  • 試著在你有求於人之前,多認識他們且與他們交往。
  • 沉默不代表關上你的心智,而是讓深層的聰明才智更活躍。
  • 想取的成功的好機會,必須消除恐懼,包括害怕別人反對的恐懼。
  • 善意是無法量化的,因此它是很有價值的物品。

【讓機會來敲門】
恐 懼消失後,你的目標就會浮現,幫助你看透風險,你將會有新的做事方式,甚至能從過去的失敗中看到機會。要懂得接納別人善意的勸告,去傾聽去接受,這樣有機 會開啟自己更深層的機會,記得勸告無所不在,人人都想為你提供協助,只要允許你自己接受幫助,你的生活品質就會突飛猛進。
  • 當你祝福別人順利時,他在你的內心就創造另一股動力。
  • 做一個體貼的人、樂於助人、對人和善、隨時伸出援手。
  • 下定決心改掉怨天尤人的習慣,可讓你活出你夢想中的人生。
  • 正面的能量不僅幫助了你,也幫助了你周圍的人。
  • 傾聽就像一個神奇秘方,能讓平常人變成忠心的顧客。
  • 幽默感和笑容可掬的好處,遠勝過更高的利潤。
  • 當事情不順利時,看看能從中獲得什麼教訓,調整自己繼續前進。
  • 在承諾為別人做事前,先問問自己可以做到這承諾嗎。
  • 為了成長,我們必須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情。
  • 你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責任,而不要學鴕鳥把頭埋在沙中。

【享用樂觀的智慧】
當你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所有事情,勇於努力實踐,你便可打開原先隱藏起來的創造及喜悅之門。
當你注意到你的思緒又飄往過去時,請提醒自己過去已經結束了。
  • 精疲力盡是在告訴你,某個新的、有利可圖的事在前面不遠處等你
  • 如果你想做什麼重要的事,最佳時機就是現在。
  • 你可以每天、每時、每刻做到的一點,就是改變你的態度、反應及期望。
  • 學習某種技能的方法,就是去教別人。
  • 如果你太早放棄,請提醒自己務必堅持到底。
  • 「牢牢抓住,輕輕放手」意味達成目標及幸福的喜悅。
  • 你有能力改變你的反應、期望及前途;你有能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 把關注的焦點和興趣放在整個過程,而不是單單只在意最後結果。
  • 學會區分合理的憂慮及不必要的擔心,我們可以走上富足的人生。
  • 哀怨是個壞習慣,它阻礙了你和他人的成功
  • 最出色和最可行的想法很簡單,但是需要你去執行,才有機會成真。

【結論】
這本書其實不單是在說如何放開心胸去看待錢的問題,也有談到人們的心態,我們常常會為了多少小事而想不開,一個人在鑽那小小的牛角尖,其實世界是很大的,放開心胸看這個世界你我都會收穫良多;而改變自己要花多少的時間,相信我現在就可以開始;最後請用你的心、態度、魅力、智慧以及真誠和善,去創造人生各層面的富裕。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篇名】掌握開會技巧會議達人就是你-不開無效的會議

【出處】能力雜誌月刊第632期

【前言】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指出,要做一位有效的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不開無效的會議。沒有效果的會議就是浪費時間,開有效的會議,主管才能創造高效能。各式各樣的會議,常讓人分身乏術、開到嘔吐。套句法國文豪巴爾札克 (Honore de Balzac)的名言:「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對多數經理人及管理階層來說,工作生涯的寫照是:「我不在開會,就是在前往開會的路上。」

不開無效的會議
在工作上擔任的職級越高,責任越重,需要溝通、協調、評估、決策的事項越多,自然參與會議也就越多。根據研究調查顯示,一般的主管在一星期中,平均有一半時間是耗在開會上。
杜拉克曾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為文指出,開一場會議要有效果,與會者必須要有高度的自律能力,要讓會議有效率,首先需決定會議的類型。針對不同的會議,會前準備的功夫也不同。
在杜拉克眼中,艾佛烈.史隆(Alfred Sloan)是一位最具效能的企業領導人,史隆於1920到1950年執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杜拉克讚許史隆非常擅長開有效的會議及後續追蹤:「一星期6個工作天,史隆大部分時間都在開會,其中3天開正式的委員會,另外3天與通用的一個主管或一群主管開專案會。正式會議開始時,他會先宣布會議目的,然後仔細聆聽,他從來不做筆記,除了澄清疑點之外,幾乎不發言。會議結束時,他會進行總結,感謝每一位與會者的參與。隨後他會寫一分簡短的備忘錄,寄給與會的每一個人,備忘錄的內容是會議結論的總結,包括:針對同樣議題再次召開會議或進行研究、任務完成的期限、負責的主管等。」杜拉克強調,史隆寫的每一張會議備忘錄都堪稱傑作,善用這些備忘錄,讓史隆成為極為優秀的高效主管。

學習當個會議達人
但很多企業常見的狀況是:開會時眾人現場說得慷慨激昂、大鳴大放,散會之後大家如鳥獸散,好像該說的話說完了,從此就與他無關了。缺乏後續追蹤的會議,開得再多、再久,也是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在許多企業中,開會已經變成一種慣例,甚至成為儀式。會議主持人並未有效掌握會議策略與技巧,使得會議流於形式,甚至成毫無建樹的批鬥大會。時間管理專家馬可.曼西尼(Marc Mancini)在其著作《高效能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書中建議:如果你是會議主持人,你的任務就是固守時間。如果你是與會人,挑戰就更加艱難,你要引導大家讓會議變得更有生產力。他提出以下10項提高會議生產力的原則:
1.每次開會都擬出書面議程:每次開會時,至少在開會前24小時將議程發給所有與會者;如果是你受邀參加會議,也要請對方事先提供你書面議程。
2. 明定會議開始及結束的時間:會議開始時間,不能因為等待遲到的人而延遲,嚴格規定會議結束的時間,會讓與會者討論更有效率,而且比較不會離題。將會議時間訂得短一點,通常可以讓討論更聚焦在會議的真正目標上。
3.訂出目標,討論議題的數量要合理:至少訂出一個目標,沒有目標的會議將漫無方向。訂出目標後,接著要設計出合理的討論議題數目,議題數目太多的會議,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如果必須涵蓋相當多的主題,可以把較不重要的議題延到下次會議再討論,或者將會議分成同步或幾個次級會議,分別處理議題。
4.只邀請必要的人與會:召開會議的人,常認為應該邀請所有相關的人都來開會,其中自然包含對這場會議不太有興趣的人,這是個嚴重的錯誤。開會討論的時間,會因與會人數的增加呈現等比級數擴張。根據調查結果,會議人數最多6人時效果最好,人再多,會議生產力下降,而成為意見論壇。
5.不要因為慣例而開會:很多公司都有「週一晨會」或「每月月會」,但應思考的是,大多數定期舉辦的會議,是否真能鼓勵同仁提報他的心得想法呢?如果只是時間到了就舉行的會議,不具太大的價值。
6.不要讓一群人做一個人就能做好的事
7.塑造提升生產力的會議環境:
◆照明是否有助於提升會議的生產力及氣氛?
◆有窗戶的會議室,是讓與會者視野開闊還是導致分心?
◆會議桌椅的排列方式是否能促進良好的溝通?
◆會議室溫度是否適中,讓人感覺舒適?
◆視訊設備是否準備妥當並確認能夠運作?
◆飲料、點心和布置確保會議室成為人性化的環境?
◆椅子坐起來舒服嗎?會不會太舒服?
◆確定會議室能夠完全不受干擾?
8.設置意見箱與離題箱:在白板或電腦上列出與會者所提供的意見,可以提供作為正式會議紀錄的重點,另外設置一個「離題箱」—將所有離題的主意或討論列到另一個白板上,等到會後再處理,這是會議中有效排除離題意見及觀點的好方法。
9.會議結束前,口頭總結所有的協議與決議:共識是會議成功的關鍵,此時要讓與會者釐清問題,補充行動計畫中缺欠的細節。
10.會後整理書面會議摘要,列出所有要達成會議共識應採取的步驟,發給每位與會者:會議摘要表內容包括:共同決議的行動內容、負責人、期限、下次會議時間等,這也是行動計畫的簡要版本。

【結論】
以上提到很多關於開會的注意事項,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一個會議有效率、有效果,其掌控權還是在於主持會議的人,不離題、不拖長會議時間...等,都是需要經過鍛鍊,就讓我們一起邁向有效率的會議之路。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篇名】時間管理呼吸法-時時刻刻不再與夢想擦肩而過

【出處】能力雜誌月刊第623期

【前言】
大多數的人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工作,往往什麼都沒做。在急迫性的驅趕下,每天我們都精疲力盡、心情惡劣、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即便我們完成了許多事情,也不會又成就感,因為我們感覺被那些上未完成的事情給淹沒了。

【白紙黑字寫下人生】
認清優先順序,擺脫短期急迫性的奴役,可以讓我們專心在家庭及人關係際長期發展的事情。這樣的人生全景會讓你發現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並驅策自己向目標前進。
建立60計畫
想像自己在60歲時會是什麼樣子,將夢想寫在清單中,然後逐一淘汰,直到剩下你覺得最重要的夢想為止。下一步就是將夢想目標化具體的陳述出來,就是確保目標的具體性(Specific)、可度量性(Measurable)、可實現性(Attainsble)、切題性(Relevant)、時限性(Timebound)。要考慮到生活中的各層面,例如家庭、愛情、友情、事業、財務、健康、社團、精神層面、其他領域,一旦列出前五大目標,就應以中期目標為重,專注在未來幾年,而不是好幾十年的人生目標。
建立5年計畫
目前你在什麼位置,未來的5年希望成為什麼樣子,想法要務實,畢竟5年的時間也不長;要注意5年計畫是否跟60計畫有互相配合,如果未來5年都沒有朝著60計畫前進,就該有所改變了。
進行現實查核
想像自己只剩一年的生命,你會如度過,有什麼事情是很重要,但你沒有去做。
找出人生最高目標
如果你有太多事情要處理,就要找出優先順序,選出五個終極目標,你並不是永久刪除其他目標,只是其他目標不是最迫切的,否則很可能一在拖延,陷入分析至癱瘓(Pararysis by analysis)的風險之中,盡可能在合理範圍內挑戰任何不確定的事,

【三行動夢想近在咫尺】
我們每天做的工作對人生目標的達成大多沒什麼幫助,可是人生的目標和工作之間的關聯性是很重要的。當然沒有人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工作,但在我們投入前可以思考一下,這些工作可以配合我的計畫嗎?這時我們就需要行動方案來評估,行動方案的四個程序為:蒐集行動、刪減行動、組織行動、執行方案。安排行動方案分為三部分
計畫一覽表(Project Catalogue)
列出所有計畫中對你的計畫有幫助的工作。
下一步行動清單(Next Action List)
列出這星期要做的工作,以及推動計劃所採取的下一步。
委任任務清單(Delegated Action list)
列出授權給他人處理的工作與計畫,其中包含受託人、驗收時間。

【完美主義陷入忙盲茫】
你已經制定了計畫及時間,並配合使命調整生活,還有什麼因素阻撓著自己?這些障礙可能無形在浪份你的時間其中包含:
完美主義:工作已經夠好,但你怎樣都不滿意
拖延:老是把重要的任務及活動往後延的傾向
克服方式:
瑞士乳酪法:如果工作太過於複雜,或耗費太多時間,無需逼迫自己直接投入工作,可先處理跟主專案有關的立即任務(Instant task)。在接二連三的處理其他事項,蠶食鯨吞整個專案。時間管理專家艾倫拉肯(Alan Lakein)比喻在乳酪戳洞一樣,洞鑽的越多,你對專案參與度就越高。
嬰兒跨步法:把看似複雜的的任務,分解成一連串可以輕易解決的工作,這樣的解構方式雖然需詳細的規劃,但通常會有不錯的效果。可在行事曆上規劃,從截止日期往前推,然後計畫應該處理的分支工作,專案也會變得可以管理。

【結論】
發揮時間的效率和效能來創造最大的價值,所以得專注在真正自己的目標上,還須知道如何避免會讓自己分心的事情,如果可以充分控制自己的工作量,且時間表也心有餘力,你就會有一套自己可以控制、且有效率的制約體系,不再自己的夢想差間而過

【補充佳句】
▲急迫性會令管理者失去方向,然而,最緊急的工作不見得是最重要的。急迫性對於優先順序的扭曲,也正是其霸道之處。
▲勿以收成評斷每一天,應當看你播下的種子。
▲忙不見得表示真正在做事情。所有的工作目的都是為了成果或成就...好像在做,其實就是什麼都沒做。
▲千萬不要任由昨日將今日消耗殆盡 。
▲公司付錢給你不是因為你這小時在工作,而是因為你在這小時當中做出貢獻。

dalv1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